“感谢党和政府的医保政策,感谢医保、镇、村上门关心帮助,没想到我不止能享受医保报销还能享受到医疗救助,减轻了我的家庭困难!”近日,康复不久的陶先生说到。
2024年9月,栋川镇陶先生在外地突发心脏病,在当地抢救后迅速转院至楚雄州人民医院治疗,经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医院经评估后为陶先生办理住院并开展了手术治疗,10月份术后出院。陶先生参加了楚雄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在此前并不属于医疗救助对象,本次住院费用12.2万余元,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了7.5万余元后,仍需要自付的4.6万元以及后续的治疗费用,使经济支柱倒下的陶先生一家陷入了困境。
好在党和政府的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有效缓解了陶先生一家的困局,2024年11月初,县医疗保障局在开展全县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医疗负担分析时,关注到陶先生自付医疗费用超过1万元,立即将陶先生纳入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对象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县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和所在乡镇,县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筛查,乡镇和村社区组织社保经办等相关人员实地到陶先生家了解其家庭情况,确认陶先生家确实存在因病导致家庭困难,工作人员向其宣传和讲解了云南省、楚雄州的医保政策、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和依申请医疗救助政策及其他社会救助政策,并积极协助陶先生准备申请救助的相关材料。经乡镇、民政、医保等部门按照程序受理核实后,陶先生通过了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根据云南省和楚雄州关于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工作的相关规定,认定前90天内产生的符合医疗救助政策范围的医疗费用纳入医疗救助,陶先生因心脏疾病住院的费用医疗救助又报销了1.3万余元,同时认定后12个月内陶先生发生的符合医疗救助政策支付条件的医疗费用均按规定享受医疗救助,大大减轻了陶先生家庭经济压力。
近年来,姚安县医疗保障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基本医保“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强化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医疗费用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把工作从受理群众自行申请转变为工作人员主动出击,将救助政策宣传到群众家门,把帮扶措施送到群众家中,让依申请医疗救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困难群众的“暖心保障”。
一是强化监测,信息共享。县医疗保障局按月开展参保群众医疗费用动态监测,与农业农村局、民政局及各乡镇建立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形成多维度大额医疗支出预警信息库。2024年,姚安县医疗保障局共计向民政和农业农村部门推送高额医疗费用监测信息1572人,其中防止因病返贫监测对象247人,防止因病致贫监测对象1325人。
二是主动筛查,精准识别。各乡镇工作人员专人负责依申请医疗救助工作,合理运用各行业部门共享数据进行多源数据比对分析,通过入户核查、邻里访谈等方式开展立体化核实,实现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的精准识别。
三是政策找人,优化服务。构建依申请医疗救助的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推行“政策找人”的服务模式,通过主动筛查、精准核实、政策上门、协助办理等机制,完善依申请医疗救助渠道,并定期开展救助效果评估,形成“监测-识别-救助-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在医保、民政、农业农村和各乡镇协调联动、政策找人的模式下,2024年姚安县因病困难群众认定为因病致贫重病患者56人,开展依申请救助46人,救助金额66.4万元,纳入乡村振兴三类监测对象17户61人,纳入低保对象93户170人,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下一步,姚安县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加强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持续开展“数据找人”“政策找人”,为更多困难群众送上政策保障,确保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靠,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鲁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