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仅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一环,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业务管理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农村污水治理(管控)工作,3月14日,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在姚安县前场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管控)现场指导帮扶。
此次帮扶采用现场指导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在前场镇王朝村委会张家组、新街村委会丫利厂现场观摩及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管控)“一村一策”业务培训会议上,州生态环境局土壤科副科长李金文立足我县实际,深入浅出解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精准剖析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阐述了不同的污水对环境带来的不同影响,对不同村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落实“问需于农、问计于农、问效于农”,以自然村为单元,充分听取农户意见,自下而上科学制定“一村一策”。
县人大二级调研员陈冬梅在培训会上就做好今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提高站位,直面问题。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农村实践,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要建立“县政府主责、乡镇主导、村组参与、群众为主”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以“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的”治理评判标准,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二要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真实的底数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各乡镇要逐村走访,了解自然村常住人口、地势、污水排放情况、排放规模、周边可消纳土地等,务必做到心中有数。三要实事求是,科学论证。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务必秉持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以省、州相关政策要求为指引,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状况、群众民意诉求等,科学精准发力,制定“一村一策”,最大程度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果。四要常态长效,严防反弹。要立足长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机制,严防反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由过去的“运动战”变成“持久战”,改变应付了事的心态,让我们每个村庄都持续地变美,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