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县情
前场镇
来源: 前场镇人民政府 | 访问量:523 | 更新时间: 2025/3/12 17:43:00


【地理位置】前场镇位于姚安县东部,地处东经101°24′53″,北纬25°29′48″,东邻本县适中乡,南枕牟定县共和镇,西连本县栋川镇,北壤大姚县金碧镇。镇政府驻地新街距县城23公里,楚大高速公路、楚姚高速公路、姚牟公路穿境而过,素有“前场关”“姚安东大门”之称。全镇国土面积305.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57米,最低海拔1840米,中心海拔2140米,年平均气温13.5℃。



开街节

【行政区划】前场镇辖新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庄科、石河、王朝、新村、小河、木署、稗子田、新民8个村民委员会,共85个自然村,155个村(居)民小组。

【人口和民族】前场镇2024年末实有农户4344户,总人口17867人,男女性别比为1.1:1,乡村人口15611人,占总人口的87.37%。境内居住着汉、彝、回、满、藏、苗、傣、白、哈尼、傈僳、拉祜等18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82%,是一个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园”。

【资源特产】前场镇矿产资源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蓝石棉、建筑用砂石等非金属矿产。水资源丰富,石者河、文龙河穿境而过,常年水流不断;共建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0座、小坝塘46座,水窖1600个,常年蓄水量在21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资源丰富,全镇林地面积35.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主要特产有山药、百合、大蒜、蒜薹、魔芋、中药材、花椒、木瓜、荞酒、小灶酒等。

【历史沿革】前场镇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曾经设前场关,有重兵把守,自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就有彝族人立寨定居前场,把守姚安东大门。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前场属于弄栋县辖地,第一次纳入大一统西汉封建王朝的管理。唐代时期设长明县,为姚州府所辖七州之一。战国时期属滇国地,彝族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1991年在前场新街小学出土的战国编钟和1994年在新街瓦鲊坡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凿、铜斧、铜锄等青铜文物,折射出前场地区古代文明的光芒,是前场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元代为姚安军民总管府辖地,从元朝开始,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大理移至昆明,前场成为姚安通往昆明的咽喉要道,素有“前场关”“姚安东大门”之称,“前场”之名由此而得。明洪武十七年,姚安军民府成立,前场关为姚安府管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前场关”因其独特的天险地势和屡遭匪患,明王朝在此设置前场巡检司,编制人员25—136人,主要办理入境业务,由姚安军民府管理,始成集市,清代一直延续未变。“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名为新街。1949年12月26日前场解放。1950年1月,姚安全县设11个区,成立前场区政府。1958年10月,姚安并入大姚后设前场公社。1961年3月,恢复姚安县,全县设22个公社,成立前场公社。1962年8月,撤社立区,设前场区政府。1966年夏,改区为公社,设前场公社。1983年初,机构改革,建区设乡,设前场区政府。1988年9月,撤区改镇,设前场镇人民政府,从此前场逐步形成县境东界经济、文化中心。

【古迹景点】前场镇古迹景点众多。主要有高峰寺、吊坟、龙马脚迹、响水瀑布、蝴蝶泉、石门箐等。

高峰寺位于前场东部,景区范围面积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57米。山顶有一小庙,为四方八岭的人们敬香朝拜的圣地,登上山顶牟定县城尽收眼底。日出奇观令人心旷神怡,使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之感,山的南面,马樱花成片,每到花季,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蔚为壮观。山的西面,古林参天,溪水常流。山的北面,在一块100多平方米的草坪上,人畜走上草坪,地下发出如击鼓之声,若连续跳跃,则如同战鼓齐鸣,故名响鼓地。其奇异的现象令游人惊叹。


民族团结日

吊坟位于前场东北部的宝鼎山麓,墓主系邑人杨仲义夫妇,据“民国”二十年重修的吊坟碑文记载,杨仲义系“皇明诰授把使三汇总督”,吊坟全系砂岩五面石修葺,三碑四柱两侧有大理石碑文和石狮,上部有三块大理石匾额,墓座墓体有大量石雕,技艺精湛、规模宏大、造型独特,墓下部于地面上有约1.5米高,2.5米长的石拱洞2个,两洞外缘有石门机关,里连宽敞的墓室,墓室顶部嵌有金质桩钓16颗,据说是悬吊灵柩所用,故称吊坟。

龙马脚迹位于前场东北部宝鼎寺山巅,海拔2586米,巨石遍野,针阔叶混交的中幼林及灌木林郁郁葱葱,一条古驿道连通石门,北通大姚、宾川、金沙江渡口,南通楚雄、昆明。传说一年清明时节,乾隆皇帝路过宝鼎山,时遇阵雨,淋湿衣衫,至山巅天空豁然晴朗,阳光普照,乾隆皇帝及随从借此歇息,晾晒衣物,在拴马的一株大树下有一块巨大岩石,龙马踩下许多足迹历数年而不消退,后人将马蹄印原样深刻于石板,遂留传至今,故称龙马脚迹。

【节庆街市】前场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节庆街市众多,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节日主要有开街节、民族团结日、火把节、祭祖节、祭龙节、彝族年等。

开街节。“民国”以前,姚安前场及附近牟定、大姚彝族人民,于农历二月初一,纷纷到高峰寺烧香,怀念远祖故地,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商贾亦挑货上山,进行贸易,男女对歌,跳脚,极一时之盛。为便民交易,民十八年(1919年)县政府决定:旧历每逢一、五、八日为前场街天,并于每年二月初一实行。自此,每年该日定为“开街节”遂改于前场举行。届时,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打跳娱乐,相沿成习,形成了地区性的传统节日。

民族团结日。自清朝道光十三年起,姚安新民大平地与牟定腊湾白沙河因土地、山林权属问题发生矛盾,此后双方一直互不相让,械斗之事不断,两村寨结下世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两村寨的矛盾逐渐化解。为便于沟通、促进团结,双方约定,从1992年起,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姚安县新民村和牟定县腊湾村轮流举办民族团结友好交往节日庆典活动。直到今天,这个约定俗成的节日从未间断过。

【民族风情】前场镇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彝族,彝族舞蹈是流传在彝族群众生活中的一种舞蹈,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在前场最古老的舞蹈有羊皮鼓舞蹈、姑苏舞、左脚舞等,最常见的主要有左脚舞、左脚调、唱花灯、梅葛腔、彝族敬酒歌。每逢开街节、民族团结日等喜庆节日以及过年、娶亲、敬老节、重阳节、妇女节等,村里的老人、青年都会换上彝族服饰载歌载舞。


左脚舞

前场的民族服饰别致多彩,男女老少各不相同,多为彝家人以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设计和缝制。前场饮食文化比较独特,彝家平时或客人较少时,都在室内矮饭桌上吃饭,如果遇到办席请的人多,就在院落里搭起青棚,地上铺上青松毛,酒饭菜肴都摆在青松毛上,大家席地围坐就食。前场彝家人也是个很讲究吃的民族,“苦荞粑粑蘸蜂蜜”作为待客的风味食品,使远方来客回味绵长。还有用洋芋做的“吹灰点心”、青黄豆做的“连渣涝”,其他诸如“羊汤锅”“八大碗”“羊肝生”“槽血排骨”等令客人大饱口福。前场的酒文化也比较丰富,彝家人多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平时待客也多用酒不用茶,在前场最有名的数荞酒和小灶酒,酿酒企业和酒的品质在全县首屈一指,多地餐馆用酒都是到前场采购。

【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前场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省委“3815”战略目标、州委“一极三区”发展定位和县委“一城两业三区”发展思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克服发展基础薄弱、产业效益不佳、风险挑战交织等困难,务实担当、笃行实干,各项工作扎实推进,2024年,全镇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5元,增长10.2%;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3万元,增长3.6%;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40.21万元;完成向上争取资金257.2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乡村振兴】始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坚持“脱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工作原则,健全完善“一平台三机制”,落实救助服务、产业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扶志扶智等帮扶措施,拓宽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渠道,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2024年全镇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纯收入达21200元以上,同比增长18%。深入推进防返贫预警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网格化排查体系,开展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精准研判返贫致贫风险,确保风险排查全覆盖、零死角。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6户21人,消除风险10户36人。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82户880.57万元,有力助推脱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扎实做好乡村振兴防返贫救助工作,2024年享受防返贫救助基金45人32.1万元。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务工就业,鼓励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申请公益性岗位166人,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薪资报酬160.9万元。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1期470人,实现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123人,兑现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42.1万元。住房安全达标大排查、就学困难救助、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等工作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产业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完成流出耕地整改1003.69亩。全年播种粮食面积2.57万亩,产量1.0万吨,付家湾200亩玉米高产示范核心区验收亩产达890.53公斤,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26.69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84.44万元、草原补贴64.15万元。烟叶生产提质增效,2024年完成烟叶种植3700亩,收购烟叶50万公斤,收购均价33.63元,实现产值1681.5万元。集中力量推进畜牧业发展。重点发展肉牛、黑山羊养殖,举办种草养畜、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11场次,新培育肉牛养殖户412户,新建、改扩建肉牛养殖场地1031m2,兑付建设补助资金25.438万元,推广牛冻精改良4700余胎,宣传发动种植牧草1000余亩。全年肉牛出栏4793头、生猪出栏17155头、黑山羊出栏10864只、家禽92184只,养殖规模持续壮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种植大蒜2000亩、山药1300亩、百合220亩、魔芋1800亩,预计实现产值3524万元,群众发展产业信心更加坚定。

【高速公路】昆明至大理、楚雄至永仁高速公路姚安段前场境内全长22.156公里,其中前场互通连接线1.34公里,主线路集中在王朝、新街、石河、庄科4个村(社区)境内,设计路宽33米,设计时速120公里。2016年底昆楚大、楚姚高速在前场正式开工昆明至大理、楚雄至永仁高速公路姚安段建设,通过4年的努力,楚姚高速公路于2020年12月19日正式通车运行。2019年6月13日正式启动G56楚雄(广通)至大理高速公路前场段建设,2023年1月18日,姚安县城收费站正式开通,前场人民实现了10分钟内可至县城的期盼,也进一步夯实前场镇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高速公路前场段

【生态保护】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严格履行“河长制”责任,全力以赴开展辖区内河道清理整治。依托普登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新民大黑么、王朝罗锅塘两个自然村污水全收集,加快王朝自然村污水收集补短板项目建设,勐岗河水质持续巩固,达到Ш类水质考核要求。整合资金组织实施石者河沿岸1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协调配合新街丫利厂、老板冲两个自然村畜禽粪污资源化项目实施,石者河水质较2023年有明显改善。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公厕4个、改造户厕725个。优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农村垃圾收费制度,完善配套垃圾收集设施,扩大垃圾集中转运范围,将新街、石河、木署3个村(社区)公路沿线垃圾集中转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处理,实现农村垃圾处置完整闭环,大幅提升全镇垃圾收运能力及收集覆盖面,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实施森林抚育5000亩,全年发放公益林资金173.93万元、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资金57.77万元;常态化开展巡林护林,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制,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林政案件大幅下降,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民生保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2024年,前场中学14位教师荣获县级教学优质奖,两项教育科研课题被州级和县级立项,新民小学通过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教育发展更加优质。新民幼儿园、小河小学灯光球场、盐井小学餐厅建成并投入使用,控辍保学、平安校园建设、校园食品安全等工作有效开展,办学育人条件显著改善。前场敬老院、前场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正式运行,融合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为一体,健康服务管理和医疗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完善。扎实推进“两险”参保工作,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8327人、收缴率达100.73%;完成医疗保险收缴15835人、收缴率达90.05%。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补助资金共610.4万元,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全面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户,兑付资金13.8万元。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开街节暨美食文化节和民歌大赛、第33届新民·腊湾民族团结日、前场彝族火把节等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20余场次,实现“文化服务群众、文化照亮生活”。前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创建省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并被表彰为“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

【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开展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4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6项,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签订责任书5000余份,发放安全告知书4000余份,查处交通违法案件500余件,有效遏制不戴头盔、超载等违法行为。加强全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草乌、附子、野生菌等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对辖区内216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全覆盖,督导问题整改率达100%,备案监管农村自办宴席50人以上52起,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半月一排查”工作机制,网格化分片包保,常态化走访排查,依法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23件、化解信访案件6件,办理群众来事来访事项42件,回复“12345”政务服务热线35件,处置各类警情200余起,兑付“以案定补”资金118件11900元,年内未出现“越级访”“进京访”等不良事件。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全能神”邪教等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追缴电信诈骗资金5万元,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常态化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采用“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的普法方式,开展各类专项普法宣传24场次,有效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夯实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



前场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