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政务公开   > >  公示公告
姚安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来源: 姚安县统计局 | 访问量:624 | 发布时间: 2025/8/25 9:06:15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楚政通)〔2023〕10号和《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姚政通〔2023〕12号)要求,我县进行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县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在各乡(镇)、县级各部门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县范围内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姚安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机构组建、经费落实、宣传动员、人员选聘、方案制定、普查试点、业务培训、单位清查、普查登记、数据审核验收、事后质量检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

一、组织有力、提高站位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县级25个部门为成员的姚安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全县9个乡镇同步组建五经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77个村居委会全部组建普查工作小组。普查工作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了五经普工作调度会议7次,下沉乡镇及企业一线调度指导4次,县五经普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议18次,定期对五经普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阶段性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进行安排部署。县人民政府对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推动普查顺利实施。参与普查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提供多方保障,在普查宣传、数据共享、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评估等方面密切配合,协同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部门配合、形成协力

一是组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业务培训22次,对各阶段普查工作任务开展针对性讲解培训,提高普查“两员”业务水平。二是采取“一会三清单”工作法,即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搜集整理各行业部门、各乡镇在普查工作中存在困难问题,分别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问题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解决。姚安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履职,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提供多方保障。在普查宣传、数据提供、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普查数据评估等方面密切配合,协调推进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创新部门合作方式,主要普查业务组均采取统计局专业科室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口科室共同组建的双组长模式,共同负责、共同实施、共同确保质量,普查业务流程更加高效,普查数据质量得到全面全程监测。全县编制、民政、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司法、宗教、金融办等部门认真配合普查,及时提供普查名录信息,有效宣传普查,督促业务单位进行普查清查和登记。

三、强化保障、科学规范实施

一是组建了姚安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筹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并相应做好机构、人员、经费预算、物资保障、重点问题研究等各项准备和谋划工作。二是强化普查“全县一盘棋”基调,县普查办抽调工作人员10人,落实办公室2间55平方米,落实工作电脑10台,指导推动各乡镇做好机构组建、人员选聘、经费落实和设备配备等重点工作,确保前期各项保障到位。三是挑选有普查经验的乡镇干部担任普查指导员,熟悉电脑的年轻干部担任普查员,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全县以行政村为普查区,共划分为77个普查区,100个普查小区,选配“两员”231人,其中指导员105人,普查员126人。由村文书担任指导员及普查员77人,社会选聘33人。四是进一步完善优化普查两员考核管理办法,设置普查数据“进度奖”和“质量奖”,从时限进度、数据准确、数据完整,符合质量要求方面进行详细的考核,每户分别给予普查员2元补贴,充分调动普查员工作积极性。2023年、2024年共争取普查工作经费135万元,并按时足额拨付给乡镇和普查“两员”。

四、依法依规、提高数据质量

一是把法律“红线”挺在前面,逢会必讲法、必学法,严格遵守普查法纪,不折不扣执行普查方案,坚决杜绝各种干预普查数据行为发生,要求普查对象如实申报数据,从源头提高数据真实性、可靠性。二是比照《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对全县100个普查小区开展数据检查和质量抽查,及时发现和修正普查登记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填报等错误。三是明确专人负责乡镇和企业的督导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涉及五经普重点环节、重要指标、重点人员的指导和监控,同时帮助做好普查登记对象工作,解释好统计口径与会计口径的区别和联系,确保已上报的数据得到普查对象认可。四是坚持底线思维,高度重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舆情风险等三项重点工作,切实防范化解风险,确保普查工作平稳有序、安全推进。五是认真开展数据检查和质量抽查,做到单位登记全面,普查表填报完整,指标填写准确,有效防范和减少数据差错,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五、摸清家底,成果显著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要时点上开展的一次重大县情调查。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县231名普查工作人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我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以及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逐一完成普查登记,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类别,相应采集其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取得了丰富详实资料和巨大成果。通过这次普查,既摸清了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全面准确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

总体来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086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32.85%,从业人员31710人,增长36.61%;个体经营户17558个,从业人员237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