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乡镇人民政府文件   > >  太平镇
太平镇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9年大春农业生产的工作意见
来源: 姚安县太平镇人民政府 | 访问量:14770 | 发布时间: 2019/5/5 15:51:12

各村委会,各办、所、中心:

为抓好2019年大春农业生产,稳步推进“绿色食品牌”打造,有序推动“有机农业示范县”建设,切实加快产业扶贫各项工作,结合全镇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请各村委会和镇级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州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楚雄州“1133”战略、姚安县“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和太平镇“四业三基地”发展思路,持之以恒“建基地、搭平台、创品牌、促融合”,奋力推动太平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围绕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6.5%的总体目标,稳定大春粮食种植面积,推进优势经济作物绿色供给。

(一)大春粮食生产目标。全镇计划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00亩,产量4083吨。其中:水稻3700亩、产量1998吨,玉米4000亩、产量1770吨,杂粮1500亩、产量315吨。

(二)大春经作生产目标。全镇计划大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000亩、产值1933万元,其中:蔬菜2500亩、产值913万元,山药600亩,产值480万元,魔芋500亩、产值300万元,其它特色经济作物400亩、产值240万元。

(三)晚秋生产计划目标。全镇计划晚秋作物种植面积5600亩、产值896.5万元,其中:计划晚秋粮食种植2000亩、产量255.5吨,产值87.25万元,计划晚秋经济作物种植3600亩、产量5095吨,产值809.25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一)着力推进科技增粮措施,保障粮食安全。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抓手,围绕全镇粮食生产稳定供给目标,加快全镇1.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实施“科技增粮、绿色增效”两大工程,提高粮食单产3%以上;以增加绿色优质米有效供给为目标,推进优质稻品种连片种植,打造优质粳稻产业,推广优质水稻种植3500亩。

(二)着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稳粮烟、优蔬畜、提果药”产业发展思路,在稳定白石地、太平、陈家等村委会粮、烟面积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南永公路沿线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发展“粮、菜、药、牛”四大主导产业。一是发挥三峰山保护区发展肉牛产业。二是以太平、白石地村为核心,着力培育南永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按照“五有基地”标准,建设百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发展蔬菜种植1000亩,鼓励发展中药材、蚕桑、山药、魔芋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以老街、各苴村为重点,全力打造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农民增收。

(三)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制定农药、化肥年度减量方案。制定主要农产品绿色化生产主推技术,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大力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绿色生产技术,开展土肥水增效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区建设,提高蔬菜、水果等农业产品的品质和品相。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全面推进绿色生产基地建设。举办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色生产示范样板,推广绿色生产集成技术,示范带动绿色化生产。2019年,力争农药施用量在2018年基础上递减1.5%,化肥亩施肥强度递减1%,保持农药、化肥“负”增长;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1.3万亩以上。

(四)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应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成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扶持发展一批种养型、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他们发展“特色+”“绿色+”“园区+”“互联网+”产业集群,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化生产、电子商务网销,建基地、促加工、拓市场,鼓励依托加工企业实行“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全面实施品牌打造、市场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9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种养专业大户1户。

(五)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大春农业生产需求为核心,突出区域主导品种,重点抓好新品种及新技术集成研发、特色经济作物等示范推广。加大优质水稻、青贮玉米、食用豆类、特色经作、间套种、晚秋作物、绿色生产模式等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水稻生产重点推广楚粳28、凤稻系列等优新品种,力争覆盖率达80%以上;魔芋生产重点推广“楚魔花1号”良种;加大抗病优质的食米仁豌豆、大白菜、甘蓝、白花等蔬菜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为蔬菜产业培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新型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19年,推广农作物立体间套种 2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1.4万亩,推广良种种植0.9万亩,推广机插秧0.04万亩。

(六)着力推进精准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围绕2019年产业扶贫目标任务,把大春生产与产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认真按照《太平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抓实产业扶贫“五个全覆盖”,以优质粮食、特色养殖、绿色蔬菜、经济林果、蚕桑、烟草、山药、魔芋、乡村旅游为重点,强化大春农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支撑,持续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的支撑产业。

(七)着力超前谋划晚秋生产,促进群众增收。各村委会要结合本地气候地理特征及优势传统品种,充分利用土壤水分、余肥、光照充足等自然资源条件,利用烤烟地、玉米地、果园、桑园等前作茬口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前谋划好晚秋生产,确保晚秋作物生产品种适销对路。在品种选择上,粮食作物以秋玉米、秋豆、秋马铃薯、秋荞子为重点,经济作物要着力扩大烤烟田、玉米地套种长寿仁食米豌豆面积,大力推广以西兰花、白花“两花”为主的叶菜种植面积。在区域布局上,白石地、太平、陈家主要发展蔬菜、秋玉米、秋豌豆、秋蚕豆等;各苴、老街实行多作物、多品种布局,发展秋马铃薯、秋荞、秋青贮饲料玉米、绿肥等,促进群众增收。2019年,全镇晚秋计划种植面积5600亩,其中,粮食面积2000亩、经作面积3600亩,实现产值809万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委会、镇级各有关单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按照“关键季节抓粮食,一年四季抓特色”的思路,切实增强抓好大春生产的主动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解决好大春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各村委会、镇级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切实加大大春生产的投入,确保高质量完成大春生产任务。

(二)抓实春耕备耕。各村委会要及早做好面积规划,层层分解大春生产目标任务,把种植面积落实到村组、到农户、到地块,特别是要优先强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落实。扎实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大宗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备供应,保证质量,保障生产所需,尤其要高度重视水稻、玉米良种的推广。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查处销售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采取多种形式,及早开展大春生产各项实用技术、新技术的培训宣传,把优质高产高效关键技术普及到广大干部群众中,使大春生产做到良种良法结合、良制配套,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县各项扶农惠农政策措施,镇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及时下达支农项目资金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惠农补贴资金,确保不误农时。积极培育发展植保、农机、育秧育苗等专业合作组织,为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专业化服务,推动大春生产扎实高效进行。

(三)科学防灾减灾。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充分利用蓄水充足的有利条件,立足最佳节令完成大春栽种目标,合理安排好育秧、育苗时间,为大春作物增产增收打好基础。农业部门要加强灾害性气候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灾害预警,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业、财政要认真抓好种植业保险工作,为农业灾后生产恢复和减小农民因灾损失提供有力保障。农业部门要着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发布病虫害发展信息,发动和指导农户搞好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4%以内。

(四)严格督查考核。镇人民政府将继续把大春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各村委会也要制定大春生产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大春生产的关键季节,镇人民政府将派出督查组深入各村委会对大春农业生产进行督查检查,对提出的大春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措施进行有重点的督查,及时通报情况、总结典型经验,确保高质量完成大春生产任务。


附件:1.太平镇2019年大春生产计划表

2.太平镇2019年晚秋作物种植计划表




太平镇人民政府

2019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