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适中乡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学习阵地作用,结合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将农家书屋与文明实践、特色活动、基层党建等内容相融合,不断完善全民阅读阵地建设,规范提升“家门口”的阅读驿站,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进书屋,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文化氛围,持续为农家书屋增添活力,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丰富阅读活动。建立健全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规定》《管理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公开上墙,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同时,配备好农家书屋管理员,明确出版物登记、分类、上架及借阅流程,确保图书分类有序管理、借阅登记到位,图书实现全程可追溯。利用世界读书日、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好书推荐、读书分享会、传统文化讲座、特色主题宣讲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活动,营造“学读书、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
二是优化图书资源,强化后勤保障。选配一名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好的年轻同志担任书屋管理员,定期打扫书屋,对图书进行整理、清查等,确保每周不少于5天、20个小时的免费开放时间,在节假日和周末指定值班人员开放农家书屋,满足群众借阅需求。完善图书更新流程,通过户长会现场调查、村民微信群线上征集等方式收集群众阅读需求,精准推动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确保图书种类丰富,涵盖农业技术、儿童绘本、科普读物等多个门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读者的文化需求。同时,定期开展对涉黄涉非书籍以及没有出版社的书籍的排查工作,保障农家书屋书籍的规范、健康。
三是拓展书屋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将农家书屋与村文化活动室进行资源整合,结合每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把主题党日、理论宣讲、文明讲堂、技能培训等活动搬到农家书屋开展,通过开展村党员干部带头阅读、村民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之一,源源不断为农家书屋注入“红色血液”,进一步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农家书屋+”运营模式,如“农家书屋+成长园地”、“农家书屋+民俗文化”等模式,使农家书屋与群众关系更紧密。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公益课堂、亲子教育等服务,以及传统节日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了解传统节日、尊重传统习俗,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聚合力。
截至目前,适中乡各村书籍都在1000册以上,每周前来看书达20余人,涉足群体不仅有党员、孩童,还有农闲时的群众,舒适明亮的环境,种类繁多的书籍,让人浸润在浓墨的书香气中。下一步,适中乡将持续加强文化宣传,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载体,群众学知识、长技能、增收致富的“加油站”,让农家书屋点亮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李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