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2025年08月01日星期五
首页 > 新闻 > 乡镇 > 正文
弥兴镇:打好发展党员“组合拳”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来源: 姚安县弥兴镇人民政府 | 访问量: | 发布时间: 2025/9/22 11:29:35

近年来,弥兴镇党委坚持将发展党员工作作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激发乡村振兴动能的核心工程,聚焦“选、育、用”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锻造了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任的先锋力量。

严把“入口关”,激活源头活水,变“等上门”为“主动引”。聚焦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后备力量不足等难题,创新“三筛三培”机制。拓宽视野“筛苗子”。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将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等6类群体纳入重点筛选范围,通过“党员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方式,动态储备优秀分子27名。靶向施策“育苗子”。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定制培养方案,引导5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双提升”。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档案”,实行“每月谈话考察+季度群众测评+半年综合研判”动态管理,累计调整不合格人员11名。严审细核“筛种子”。创新“四查四看”联审机制(查政治立场看觉悟、查致富能力看本领、查群众口碑看作风、查社会关系看廉洁),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等6个部门开展“云端背调”,确保发展对象政治素质过硬。实行发展党员“交叉互审”制度,组织党建办骨干对各村发展材料开展“过筛式”核查,发现问题48个并全部整改到位。

筑牢“教育关”,强化思想淬炼,变“单一学”为“多元育”。构建“理论夯基+实践提能+跟踪帮带”立体化培养体系。红色课堂铸魂。开设“田间微党课”“庭院板凳课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建立学分管理制度,将党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等课程纳入必修清单,去年新发展党员人均学习达60学时。实践课堂赋能。推行“1+N”岗位历练机制,组织10名发展对象担任“乡村振兴观察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51人次。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设立“先锋试炼岗”,5名积极分子因表现突出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帮带课堂提质。实施“青蓝结对”工程,由20名老党员组成“初心导师团”,采取“每周一次帮带指导、每月一次思想汇报、每季一次评议分析”方式传经验、教方法。建立“发展党员加油站”,组织“时空对话”主题活动,邀请老支书讲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奋斗历程,强化思想认同。

聚焦“作用关”,搭建干事平台,变“被动跟”为“主动闯”。创新“设岗定责+考核激励”机制,推动新党员在一线建功立业。搭台子压担子。设立“党员先锋责任区”8个,将新党员编入产业振兴、矛盾调解等4类功能型党小组,实施“揭榜挂帅”行动。致富带头人党员孙某创新肉牛管理“五定”方式,肉牛生病率大大降低。建机制促长效。建立“成长红黄榜”公示制度,对在集体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的8名党员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5人计划年底换届纳入村“两委”班子。树典型强引领。开展“振兴路上党旗红”风采展示活动,选树“带富先锋”6名,组织“土专家田垄传经”“新农人经验分享”等宣讲8场。创建“党员攻坚工作室”,在项目建设、耕地流出图斑整改中组建党员突击队,解决技术难题11个,推动6个村集体收入超15万元。

下一步,弥兴镇党委将继续抓源头提质、抓教育增效、抓实践赋能,实现党员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形成“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