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禄镇小邑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探索出“1+2+3”的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为小邑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聚焦“村规民约”一个目标,坚持群众主体不偏离。以充分依靠“村规民约”提升治理成效为目标,通过召开党小组会、群众户长会等形式,把邻里团结、赡养问题、土地矛盾纠纷、安全生产、卫生防疫、“门前三包”责任、卫生保洁、“红黑榜”公示等制度及时纳入村规民约。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创建,以村规民约的刚性执行为保障,通报“红黑榜”12期,曝光红榜64户,黑榜20户,大力弘扬农村基层治理新风尚,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提升,呈现出村庄美、人心齐、社会稳定、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使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增强。
(二)突出“德治教化”两个抓手,不断强根铸魂把方向。一是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宣传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全方位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上,不断讲好小邑故事,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积极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孝老爱亲”“五好家庭”“好儿媳”“安全文明户”“平安家庭”等评比活动,评出“最美家庭”36户、“美丽庭院”49户、“孝老爱亲”76户、“五好家庭”62户、“好儿媳”32人,表扬“身边好人”46人,“平安家庭”200余户。二是以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作用为抓手。依托小邑村“小邑拉花”厚重的文化底蕴载体,用“方言土语”把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融入花灯剧目进行展演,把“冷冰冰”的法律条款转化为“活生生”的以案说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与接受度,确保农村党员群众听得懂、能领会。今年以来,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共创新普法花灯剧目8个,组织文艺剧目演出4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2600余人。通过大力开展“民主法治家庭示范户”创建评比活动,全村累计创建“民主法治家庭示范户”48户,大力营造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引导群众依法办事,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三)做优“群众自治”三大品牌,激发人人参与新动力。一是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牌”。坚持“一事一议”,强化“一约四会”的执行和建设,形成百姓点事、“两委”定事、与会决事、多元办事、公众评事的自治格局,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形成务实管用的村民自治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挖掘村民群众自治“潜能牌”。全村培育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解、信息收集等12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80多人。通过分片包干定责任,定期排查收集信息,及时参与纠纷调解,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共收集民情民意50余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件次,为群众办成好事实事60件次,群众自治格局不断形成。三是打好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牌”。围绕村干部权力行使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以“一事一清单”的方式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制定配套“小微权力”规范运行规章制度张贴公示,方便群众办事和开展监督。同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加强对村务决策、执行、公开的监督,不断推进基层民主管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村民管理自己事务的合法权益,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在阳光下运行,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