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2025年08月01日星期五
首页 > 新闻 > 部门 > 正文
姚安县“三保障四摸排五关爱”夯实留守老人关爱工作
来源: 姚安县民政局 | 访问量: | 发布时间: 2023/11/29 16:26:45

为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质量,姚安县民政局积极探索出“三保障四摸排五关爱”工作法,着力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从“小切口”破题,把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变成暖心事、放心事,让关爱服务活动有深度、有温度。

一、完善三项机制,走好关爱“长远棋”。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成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将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纳入民政重要工作清单,强化开展定期化、常态化帮扶服务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对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的生活困难、住房、就医、赡养等问题,县民政局、人社局、应急局、卫健局等部门联合联动,探索“五个一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保障措施,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三是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响应机制。乡镇民政所明确专人负责关爱留守老人工作,试点村为每10名留守老人确定一名村级“邻里互助长”,负责关爱留守老人日常工作,如遇特殊情况发生,按照分类施救原则,快速响应,及时提供医疗、司法和生活救助等服务,确保老人事有人管,生活有保障。

二、突出四个摸排,走好关爱“基础棋”。一是全面覆盖,强化精准排查。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原则,对全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进行逐一排查,重点了解老人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生活照料和监护情况,摸排失能老人796人、半失能1569人,建立“一人一档”,并定期核实情况持续更新,确保底子清、信息准、情况明。二是细化结构,做到精准分类。针对老人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将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高龄、失能、重病、重残留守老人确定为“关注户”,对其优先服务、重点照护及监护安全;将建档立卡脱贫户的留守老人、残疾留守老人确定为“关怀户”,对其加强关爱,重点帮助其增收、维护其权益;将家庭收入尚可、生活能自理的留守老人确定为“关心户”,对其加强探视,并组织开展精神慰藉、文艺娱乐等活动。分类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户情变化适时调整。三是聚焦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村组干部、邻里互助长、爱心助老员通过定期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形式,及时了解留守老人需求,因人而异制定关爱服务方案,开展特色关爱服务行动,确保关爱服务全面、精准、高效。四是形式多样,促进精准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发布普及健康生活知识信息。通过召开院落会、小组会、村民大会、入户走访广泛宣传新民风建设“诚孝俭勤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积极宣讲“最美家庭”、“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爱老敬老事迹。

三、开展五大行动,走好关爱“暖心棋”。一是定期走访,织密沟通纽带。建立日常探视、定期走访、结对服务制度,村组干部、邻里互助长、爱心助老员定期查看关爱服务对象生产生活情况,掌握其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服务方案,细化关爱措施、拓展服务内容。二是志愿服务,暖心纾难解困。全县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政事务员、邻里互助长、爱心助老员、志愿者等组成留守老人志愿关爱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提供便民服务代办、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知识防范、心理抚慰等志愿服务,让留守老人困有所帮、难有所解。三是医疗服务,筑牢健康屏障。县卫健局持续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健康普查和义诊咨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活动,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随时跟踪掌握独居、失能、高龄等特殊困难留守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持续做好关爱救助工作。四是特色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各村委会设立民意收集、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亲情联络室。留守老人可与其他老年人开展棋牌休闲、阅读、聊天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同时,村“两委”定期组织观看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培树典型,塑造文明新风。姚安县把关爱服务行动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好媳妇”和“最美家庭”评选及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形成邻里和谐、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良好乡风。

下一步工作中,姚安县将以“三保障四摸排五关爱”工作法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留守老人实际困难,因户因人施策,扎实开展关爱服务行动,切实提高留守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陈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