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2025年08月01日星期五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公开内容 > 审计信息 > 审计工作报告 > 正文
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来源: 姚安县审计局 | 访问量: | 发布时间: 2025/9/28 15:08:31

——2025年9月24日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姚安县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本次会议报告姚安县202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和要求,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监督质效,发挥了审计监督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

根据审计法相关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2024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开展审计,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共组织实施审计(调查)项目28项,审计揭示问题265个(不含37个关注类问题),查出问题金额82415.79万元,违规金额6080.20万元、审计收缴财政资金1216.79万元、促进增收支节和挽回损失2439.53万元(含政府投资审计核减投资1958.87万元)、审计人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10.89万元,上报审计信息获批示15篇,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20件,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80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30余项。

审计结果表明,一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州党委工作安排和县委县政府具体要求,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任务,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抓落实,有力应对和化解矛盾风险,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集中财力办实事要事,民生支出保障到位,收支平稳有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平稳态势。

一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积极财政政策全过程,“稳”的基础更坚实。坚决贯彻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挖潜力调结构,开源节流提质效,积极谋划争取各类资金支持,适度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2024年县财政实现总收入206,728万元,总支出202,505万元;争取债券类、中央预算内等各类项目10个、资金22,366万元,置换存量隐性专项债51,1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58,849.77万元。

二是兜牢民生底线意识贯穿财政保民生工作全领域,“保”的力度更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切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乡村振兴等领域财政资金保障和投入力度。全年民生项目支出138,68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较上年增加234万元。基础教育、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意识贯穿重点领域全方位,“防”的成效更显著。持续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幅压减“三公”经费预算和支出,有力有效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求,兜牢兜实兜准“三保”底线;全力严防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偿还政府债务本息33,021万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61,948.77万元。

四是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持续深化巩固,抓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是体现审计监督质效的关键环节、抓审计整改就是抓发展、防风险的共识更加统一牢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被审计单位具体负责、主管部门监管、审计机关督促检查的审计整改责任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更加成熟完善,审计查出问题反馈、交办、督促、销号全流程工作已形成闭环。2023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涉及的32个项目251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249个、综合整改率99.2%,审计建议95条,各有关单位反馈已采纳落实。

二、审计查出问题情况

(一)县本级财政管理审计。组织开展对县本级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审计,采取嵌入式模式对2024年度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县财政“十四五”期间筹集支持花卉产业发展资金5个重点内容开展专题审计,发现财政未下达上级补助资金2.89亿元、违规调用县级部门资金1.39亿元、应收未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0.28亿元、将新增置换债券资金用于非“3.31”锁定存量隐性债务1.77亿元、项目代建单位挪用专项债资金0.86亿元和2个部门应缴未缴项目结余资金等22个问题,查出问题金额6.85亿元,违规金额0.36亿元。

(二)县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县农业农村、残联、融媒体中心2023-2024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现财政资金结余结转超规定时限未上缴财政、扩大专项资金支出、拖欠企业账款、往来款未及时清理和公务接待管理不规范等30个问题,查出问题金额532.28万元,违规金额64.35万元。

(三)重点民生保障资金审计。对官屯镇、弥兴镇、县医院、县教体局相关事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查出违规金额92.7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6729.88万元。其中:

1.官屯镇、弥兴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资金暨村级组织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两个乡镇4个扶贫项目闲置、扶贫收益未及时分配,部分村委会虚报套取资金,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扩大专项资金支出,2个乡镇滞留各类补偿款1131.55万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多结算工程价款,拖欠企业账款等36个问题,查出违规金额55.5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944.57万元。

2.县医院2021年至2024年6月医保基金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耗材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其他收入未依法申报纳税、坏账损失未及时确认多计当期医疗盈余、往来款长期未清理结算、“一州一策”医疗政策执行不到位应减免未减免13.92万元、医用耗材未执行零差率销售、拖欠供应商耗材和药品账款7317.5万元、医疗设备闲置等14个问题,查出违规金额24.0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4740.02万元。

3.姚安县2022年至2024年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向不符合补助对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挪用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扩大支出范围使用专项资金、应缴(收)未缴(收)非税收入24万元、保证金和风险金逾期未清退19.26万元等8个问题,查出违规金额3.16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5.29万元。

(四)经济责任审计。对官屯镇党委书记刘海、镇长龚化金,弥兴镇党委原书记周吉才、原镇长刘进鑫,县人社局局长凌世锋、县住建局局长杨文昌、县林草局原局长李绍祥7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发现4个单位应缴财政资金和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346.71万元,3个单位“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4个单位违规报销差旅费和公务接待费、扩大专项资金支出44.51万元,2个单位拖欠企业账款849.33万元等68个问题,查出违规金额248.5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807.90万元。

(五)重大项目审计。对住建、教育、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实施的光禄古镇特色小镇核心区棚改安置新区、县一中和思源实验学校改扩建、栋川小学、光禄旧城和姚安嘉橙花卉种植基地、高标准农田、养老服务中心和县中医院地下停车场、猪肉储备冷链物流、蜻蛉河流域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东城市场等13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发现13个项目多计工程价款1,958.87万元、6个项目多付工程款61.87万元、5个项目多计成本费用、11个项目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等48个问题,查出违规金额2076.41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029.43万元。

(六)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在县本级和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中,持续关注行政事业性、自然资源资产等国有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

1.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一是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专题审计,发现3个单位应收未收国有资产收入,4个单位国有资产闲置、国有资产未登记入账,3个单位建设项目配置资产未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转固定资产,2个单位违规出借国有资产,3个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未按规定申报审批等10个问题。二是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审计中,发现7个单位固定资产采购中存在以租代购规避采购审批购置办公设备、国有资产闲置、资产使用效益低、国有资产收入未缴国库和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等13个问题。

2.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对官屯镇党政主要领导、弥兴镇原党政主要领导、县住建局长、县林草局原局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日常监管、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和审批、水资源管理和河湖长制落实、建筑垃圾整治、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38个问题,其中涉及资金类问题3个、金额合计4.91万元,非金额计量性问题35个。

三、审计建议

(一)加强统筹调控,优化财政结构提升支撑保障水平。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更加积的极财政政策,加强收入管理,优化收支结构,加强财政调控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和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点产业财力保障支持力度,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全力做好“三保”工作,补齐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后劲,促进投资和消费,守稳财政“基本盘”。

(二)深化预算改革,增强预算约束力提升财政资金质效。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思维,扎实推进零基预算;加强预算约束,从严从紧从实编制预算,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牢固树立厉行勤俭节约“习惯过紧日子”“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等财政管理理念;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严格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奖惩效应。

(三)筑牢安全底线,增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围绕“确保安全、提质增效”强化统筹,积极盘活存量及结余资金、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政府债务对应资产,多措并举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做

实项目收益,加快项目实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财政、民生保障、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提高各类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四)增强监督合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审计、纪检监察、巡察和人大依法监督合力,坚决查处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变形走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事项;持续高度关注和严厉打击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民生资金、损失浪费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资源、损害群众利益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抓紧抓实审计整改,严肃查处“屡审屡犯”“审而不改”和虚假整改、应付整改的行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关键之年,审计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和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提出的“三立”精神和“三如”要求,全力落实好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和要求,以“知责明责、担责尽责”的优良作风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