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导致县域内多条县、乡、村道路出现边坡坍塌方、路基悬空、路面积水、树木倒伏等险情,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群众出行。面对严峻汛情,姚安县交通运输局坚决扛起责任担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汛”为令,尽锐出战,采取有力举措,全力以赴保障县域公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拧紧防汛“责任链”。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防汛保通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州、县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当前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将防汛保通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严格落实“领导分片包保、股室具体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包保重点线路和风险区域,各业务股室、各乡镇、各养护企业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防汛责任层层传导、落实到人。加强与气象、应急管理、水利、公安交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雨情、水情、灾情信息实时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形成防汛保通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聚焦风险排查,消除道路“隐患点”。针对本轮强降雨特点,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公路,特别是临水临崖、高边坡、易塌方滑坡、过水路面、桥梁涵洞、在建交通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雨季以来,累计投入巡查人员1000余人次,对已发现的风险点和历史易灾路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测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制度。在暴雨集中时段,增派巡查组次和频次,确保隐患早发现、早预警,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设置警示标志,建立台账,根据轻重缓急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实行隐患销号管理。
三是科学高效抢险,打通保通“生命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先抢通、后修复”为原则,应急抢险队伍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确保接到险情报告后“半小时响应、一小时到达现场”。针对不同险情类型,精准调度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抽水设备等应急机械,雨季以来累计投入抢险人员1000余人次,调用各类机械设备800余台班,清理坍方土石方约15万立方米,抢通受阻道路98条次,覆盖132处路段,保障了900公里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累计投入抢险资金约200万元。
四是夯实应急基础,织密安全“防护网”。提前储备、科学布局防汛物资。在关键点位储备砂石料、编织袋、安全警示设施、应急照明设备等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信息渠道畅通无阻。值班人员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和一线反馈,及时上传下达。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实时路况信息、管制措施和安全出行提示,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杨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