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姚安县将党政机关践行过紧日子常态化要求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度融合,通过预算编制、支出管控、纪律约束、信息公开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全力深化过紧日子要求,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一是严格预算编制,筑牢“紧”基调。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彻底摒弃基数依赖,从源头强化预算管控,以“全周期管理”理念重构预算编制机制,建立“财政+行业部门+第三方”联合评审制度,严把年初预算编制关口,精准界定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边界,强化重大支出统筹协调,对申报项目从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等方面开展三轮评估,对于绩效评分低于70分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对于超标准、超范围资金坚决核减,对于非必要、非急需的资金暂缓安排,将“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原则落到实处。2025年,全县共核减低效、重复年初预算项目72个,压减资金规模12656万元,1至6月,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分别压减10%、5%,编外人员精简7%。
二是严控支出管控,优化支出结构。聚焦行政运行成本“瘦身”,打出“刚性约束+动态监控”组合拳,制定印发《姚安县习惯过紧日子专项行动方案》《姚安县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规范行政运行经费支出的通知》,将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形成常态,筑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压一般、保重点”原则,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在厉行节约的同时,加大教育、社保、医疗、农林水等民生支出保障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精打细算,提质增效。1至6月,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460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教育支出19433万元,增长1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11万元,增长6.8%;交通运输支出4918万元,增长27.3%;卫生健康支出10330万元,增长35.2%;农林水支出20546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是严肃财经纪律,完善内控机制。将纪律建设作为规范财政管理的“防火墙”,构建“制度+监督+问责”闭环体系,结合“清廉姚安”建设,深入开展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紧压实财政资金使用监管责任,开展财政资金监督检查2轮次。按照过紧日子要求,修订完善财务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差旅费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5项制度办法,全县103家预算单位均健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强化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扎牢过紧日子的制度篱笆。
四是严格预算公开,构建阳光财政。严格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依规公开预决算”的原则,持续拓展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全力推进预算信息透明化建设。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强监督,着力打造阳光财政,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2025年全县预算公开及时率、完整率均达100%。(段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