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县情
左门乡
来源: 左门乡人民政府 | 访问量:4674 | 更新时间: 2023/3/23 9:59:57

【地理位置】左门乡位于姚安县西北部,地处两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三县(姚安县、祥云县、大姚县)结合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东连光禄镇,西与大理州祥云县接壤,南与官屯镇马游村委会相交,北与大姚县石羊镇相连。全乡国土面积210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境内山高、坡陡、箐深,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15米,年均气温13.3℃。森林覆盖率达80.78%,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优良,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

【行政区划】左门乡辖苤拉、仰拉、左门、哔叭、地索5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

【人口和民族】2022年末,全乡共有农户1085户,总人口4427人,其中彝族人口4285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3个民族,彝族人口占96.79%,左门乡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梅葛文化发源地,彝族歌舞、民族服饰、葫芦笙文化等独具特色,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潜在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725.76万元,同比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4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万元;完成财政拨款收入2014.09万元,全乡财政拨款支出1399.91万元;完成农产品加工值3.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2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0400万元;完成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472万元;粮食产量达3640吨。

【科教文卫】2022年,左门乡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68人,教师16人;完全小学2所,在校学生165人,教职工27人,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6人,教职工2人,中小学入学率100%。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方便群众学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好阵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全乡有1个省级文物、1个州级文物、5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期对李家大院、铁索桥、革命烈士纪念塔、姚安第一党支部旧址等文物消防安全巡查保护。加强非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收集整理毕摩文化,开展毕摩艺人调查,全乡有州级非遗传承人6人,县级非遗传承人8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02人,参保率达100.91%,符合城乡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参保率达98.02%,乡卫生院门诊就医人次3156人,住院人数12人,村卫生室门诊就医人次6053人,乡村两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报销21.64万元,住院报销1.68万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成立由14名成员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个,签约人数2030人,签约率46.73%。

【脱贫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帮扶脱贫人口415户1650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33户92人,对账销号18户51人。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367元,同比增长14%,易返贫致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061元,同比增长16%,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扶贫资产收益51万元,光伏扶贫电站收益36.0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乡5个村集体经济均稳超10万元,其中地索村达到20万元,推动了富民与强村的有机统一。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扎实推进,苤拉花椒园自然村被评定为州级美丽村庄。左门村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地索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产业发展】2022年来,左门乡大力扶持发展魔芋、山药种植和肉牛养殖产业,鼓励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万千工程”积厚成势。经济作物效益凸显。圆满完成32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全乡烤烟收购均价31.41元,实现收入1005.1万元,收购进度连续两年保持第一,毕叭村、左门村被评为烤烟种植专业村;全乡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600亩,实现粮食总产量755万公斤,实现产值3397万元;种植山药1300亩,实现产值986万元;种植魔芋1800亩,实现产值1800万元;种植中药材2050亩,实现产值2302万元。林果经济提档升级,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6.8万亩,成品林占58%;黄皮梨、冬桃、雪桃等水果1150亩,产量达5000吨,产值150万元;种植青花椒500亩,经济林果产值达620万元。仰拉村魔芋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苤拉村黄皮梨被认定为州级“一村一品”。畜禽养殖稳中有进。全乡肉牛存栏15609头、出栏5304头,生猪存栏8650头、出栏6536头,羊存栏17251只、出栏15425只,家禽存栏51270羽,出栏50120羽,实现畜牧业总产值8350万元,同比增长16%;认真落实县委扶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立了左门乡肉牛冻精改良站,新建设青贮玉米捆打捆包生产线1条,发展巨菌草种植629.7亩,完成青贮玉米选种2片5个;厚植肉牛产业发展基础,挂包干部筹集扶持资金5.1万元,改良品种肉牛510胎。全州肉牛现场推进会在左门参观看点,多次承接了州内外县市到乡学习考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肉牛产业发展经验,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

【生态文明】左门乡党委、政府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全乡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组织实施野生菌保育促繁等项目,严厉打击乱采滥伐行为,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引导群众提高保护山林、维护生态和谐的意识,仰拉村被认定为“省级森林乡村”,绿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兑付公益林资金、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补助资金104.66万元,全乡林地面积稳定在15559.7公顷,森林覆盖率80.78%,2022年末实现林产值9661.3万元。水生态环境日趋向好。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长江十年禁渔规定,抓实乡村“七改三清”行动,持续抓好大麦地水源地保护;全乡11名乡级河长和16名村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查和清河行动,年内累计巡河617次,河长责任制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清河巡河行动,渔泡江流域水质持续向好,渔泡江地索段被评为州级美丽河湖并向省级推荐。

【人居环境】抓实“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硬指标”,投资75.65万元完成351座户厕改造、2座公厕建设、乡镇集镇旱厕提升改造等项目;建立卫生清扫和环境卫生红黑榜奖惩等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突出示范带动,集中打造示范点5个,以典型引路切实让村庄干净起来、让生态美起来、让环境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