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县情
栋川镇
来源: 栋川镇人民政府 | 访问量:5086 | 更新时间: 2023/3/23 9:17:34

【地理位置】栋川镇位于姚安坝子中部,位于东经100°56′~101°34′,北纬25°13′~25°45′,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姚安坝子中央,位于县城所在地,东接前场,南与太平镇白石地村委会为界,西与官屯乡山坡村委会接壤,北与光禄镇福光村委会为界,南永公路穿境而过,距州府楚雄78公里,距省会昆明 230公里,距四川省攀枝花市190公里。属蜻蛉河流域的上游,东干渠、西运河、蜻蛉河、东运河、中运河绕城而过。历史悠久,为元代所开辟,文化底蕴深厚,是“姚安花灯”发源地,素有“花灯之乡”的美称。总国土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3855亩,其中:水田55909亩,旱地7946亩。平均海拔1870米,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独具特色的县城中心镇。

【行政区划】2022年,栋川镇辖21个村(居)委会,即仁和、蛉丰、大龙口、白龙寺、海子心、郭家凹、地角、龙岗、竹园、启明、马草地等11个村民委员会和东街、南街、西街、北街、长寿、徐官坝、海埂屯、包粮屯、清河、蜻蛉等10个社区居委会,共有374个村(居)民小组,其中:72个居民小组(39个农村居民小组,33个城镇居民小组)。

【人口和民族】2022年,全镇总户数32762户,总人口93518人。其中:农村人口 27500人,城镇人口 66018人,男性人口47251人,女性人口46267人;少数民族10604人,占总人口的 11.33 ﹪,民族人口主要是汉族82914 、彝族8521、回族1029。

【经济状况】2022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59亿元,增长3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50元,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50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5万元,增长4.5%。坚持强化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积极做好500万元姚安县栋川镇蛉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污水综合整治项目协调、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栋川镇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迤太极移民新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长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清河社区民族团结长廊建设项目等项目实施。城市建设征迁工作克期完成,完成南片区、西片区、北片区城市建设土地征收379.79亩、东片区、北片区房屋征收安置2户,积极做好姚安国际花卉农特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确保城市建设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姚南高速公路建设征迁工作全面完成,完成土地和林地征收576.54亩、征用341.19亩、房屋征收安置2户、坟墓征收安置123冢,为全县人民实现春节前县城上下高速公路夙愿奠定了坚实基础。城乡增减挂钩工作超额完成,完成16个村(社区)城乡增减挂钩拆除复垦51个地块,签约255户、旧房拆除复垦37块69.88亩、工矿用地复垦14块299.8亩,复垦总面积369.68亩,为腾退建设用地指标和房屋拆除复垦后增加耕地面积夯实了基础。2022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入库10户,投资13.32亿元;完成向上争取资金314万元,完成任务率125.6%;完成固定资产入库项目32个,入库金额达14.40亿元。按要求做好企业扶持,落实好疫情期间国有资产租金减免工作,共减免租金65026元,培育新增市场主体1606户。

【乡村振兴】坚持大抓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扎实开展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摸排工作,完成了上级下达我镇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暨“进出平衡”指标任务水田面积415亩。严守6.8万亩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2.77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2万亩,实现产量7.61万吨。完成烟叶种植2.4万亩,完成325万公斤烤烟收购任务,实现产值0.99亿元。花卉“无土化”种植面积达0.26万亩,花卉产业设施标准、产业技术、产品品质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花卉种植面积达0.54万亩,其中水肥一体化鲜切花产量2.5亿枝,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53亿元。统筹抓好有机蔬菜和特色水果产业,蔬菜复种面积达6.51万亩,外销产量10.25万吨,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36亿元;水果产业由种植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面积1.7万亩,产量28.87万吨,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99亿元。发展好有机蔬菜产业,全面推行3.69万亩栋川传统晚秋套种蔬菜的成功模式,着力打造栋川极具辨识度的蔬菜产业品牌。2022年我镇徐官坝社区(特色蔬菜)、马草地村(生猪)、包粮屯社区(特色蔬菜)成功创建楚雄州“一村一品”示范村。抓紧抓实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查工作。

【人居环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新建1225座农村户厕、完成验收973座,提升完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农村人居环境逐年向好。一是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机制,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任务、措施五落实,高位推动栋川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二是狠抓落实,落实落细工作。每两个月由镇党委政府牵头以观摩会、现场会、推进会等多种形式,组织班子成员、21个村社区书记、镇级部分站所长到示范村学习先进经验,查找绿化美化、村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差距,坚定了建设绿美村庄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严格对照省州督查反馈问题,对标对表,明确重点、聚焦难点,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确保问题逐一限期整改销号清零。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广告牌、宣传栏等形式,针对群众的不文明行为,加大“红黑板”曝光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动员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六是创新举措,发挥示范效应。制定打造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镇级、村级示范点实施方案,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社会民生】坚持改善治理水平,百姓福祉得到新提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把发展成果充分转换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上,体现到惠民生、促和谐上。一是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大救济救助解民忧和普惠性社会保障力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贫困人口教育帮扶等政策全面落实,新生人口服务工作扎实开展,群众就医、就学、养老等民生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坚持就业优先的民生保障原则,组织农村实用技术、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3期650人。二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争创“无命案、无诈、无讼、无毒、无信访镇”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命案防控、诈骗案件严打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禁种铲毒、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61件,治安案件684件,未发生1起“刑转命”案事件;共开展反诈宣传240余次,发放宣传册和宣传活页10000余份,电信诈骗发案率较上年下降12.1%;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7件,调处297件,调处成功281件,调解成功率94.6%,民事案件起诉率较上年大幅下降;全年共受理各级信访案件309件,较上年信访总量下降10.8%,8件历史遗留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节点“零非访”目标。2022年8月,栋川镇人民政府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2018-2022年楚雄州信访工作优秀集体”。三是全力推进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消防、道路交通、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等专项隐患排查整治,杜绝了较大安全事故,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兵调整改革扎实开展。加大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力度,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文化、统计、科技、农业等站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职能作用,共同凝聚起基层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