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县情
适中乡
来源: 适中乡人民政府 | 访问量:472 | 更新时间: 2025/3/12 17:40:00

一、基本情况

适中乡位于姚安县最东端,距县城46公里,属“三县交界”之地。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7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5354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93%,是一个集山区、边远、河谷为一体的典型少数民族聚居乡。为全州40个少数民族聚居乡之一,也是姚安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乡之一。全乡生态良好、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丰富、民风淳朴。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省级乡镇职工之家示范点”,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表彰为连续五年无命案乡(镇)。

保持了洁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不受污染的土壤,全乡国土面积114.81公顷,森林面积率达136313亩,森林覆盖率达79.16%,与全县高出10个百分点。独特的生态状况使农特产品多样、优质,代表性的有魔芋、山药、小黄姜、木耳、核桃等,菖河蜂蜜被注册为云南省名特产品商标。二是民族风情浓郁。本地彝族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勤劳善良,邻里互帮互助、团结和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治安和优良乡风令外界羡慕不已。多年来,适中乡始终坚持与周边县乡开展“联创、联防、联建”,连年创评为州级信访“三无乡镇”。三是文化活动丰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较高。彝族刺绣手工精美,民族服饰装扮绚丽多彩。日常民间文化活动有耍麒麟、唱老灯、吹唢呐、演花灯、唱姚安坝子腔、梅葛等,素有“左脚舞之乡”的美誉。传统文化传承人周丽珍2015年曾以一首《彝族小调》唱到春晚,被誉为“酒歌皇后”。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四五”以来全乡突出“一集镇”“一带两区”“一村一品”三个发展重点,“一集镇”即:建活适中长田新村小集镇。“一带”即:打造覆盖月明、适中、三木三个村的石者河流域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带。“两区”即,第一个区是:覆盖适中、三木的优质软籽石榴种植区。第二个区是覆盖月明、菖河、适中海拔相对较高山地的优质魔芋种植区。“一村一品”即:以月明魔芋和肉牛专业村、菖河烤烟专业村、适中水果专业村、三木蔬菜专业村为导向,大力推进专业村打造。全力以赴强基础、培产业、抓治理、惠民生,全乡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



适中菖河蜂蜜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为方向,持续开展撂荒耕地专项整治,积极推进2024年度涉及耕地流出图斑125个、面积565.18亩整改工作。粮食生产稳中有进,完成县下达我乡大小春粮食生产种植面积10210亩任务,全年粮食总产量3453.7吨,发放耕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补贴190余万元。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圆满完成2024年全乡2070亩的烤烟栽种和28万公斤收购任务目标,总产值936.6万元。大力推进魔芋、辣椒、生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三木、适中、月明村开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模式推广200亩;三木村200亩油菜高产连片示范,取得了良好示范效应。畜牧产业发展平稳有力。持续抓好肉牛、黑山羊、生猪、中蜂等传统养殖业发展。积极推动“牛十条”政策落地,全面推广“肉牛+信贷+保险”模式,筹措肉牛品种改良专项资金,打牢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发展肉牛养殖户781户,肉牛存栏6659头。创建肉牛养殖专业村和示范村各1个,建立牛“宝贝”购牛营销平台1个,全乡申报肉牛养殖家庭农场8户,全年完成牛厩建设面积355.32平方米,青贮窖建设378.8立方米,化粪池建设43.4立方米,积极推进肉牛保险1000头。持续巩固生猪、黑山羊发展,生猪出栏3825头、黑山羊出栏8071只。积极推进中蜂养殖,着力打响“适中菖河蜂蜜”特色品牌,发展养蜂农户163户,蜂群存栏1699群,其中20群以上的农户达83户。全乡畜牧业综合产值预计达4000万元。

2024年以来,全乡上下以作风革命、效能建设为动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突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5亿元。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3.43万元,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下达目标任务。


适中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