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娟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建立农村老年人服务体系》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案由
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关爱老年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历史,善待老人就是未来。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城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健康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然而因农村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十分普遍,村里留守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因此广大农村老年人老无所依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生活来源问题,无人照料问题、孤单寂寞问题、安全隐患问题等等。农村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老年人老无所依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建议:建立健全农村老人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等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和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一是由县民政局部分牵头,将农村贫困老年人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农村老年人信息台账,同时将各类慈善机构、社会志愿者针对农村贫困老人的资助和服务纳入这个体系,做到信息和资源共享。二是创新集中供养方式,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创办社会化养老机构。三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纳入农村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村级老年人活动中心、村级医疗机构,专门为老年人上门服务。四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答复内容
(一)全县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2023年底,全县的总人口208868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2882人,老年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53%,失能半失能老人2641人,占老年人口的6.16%。全县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7个,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1个、福利院1个、乡镇敬老院5个、公建公营养老机构1个(姚安县养老服务中心)、民营养老机构1个(姚安乐养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个、日间照料中心6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个,共设置养老床位1068张。目前,全县有特困供养老人552人,其中:集中供养154人、分散供养398人。
(二)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 充分发挥现有养老机构的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有集中供养需求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目前,全县共有37个养老服务机构。具备集中供养能力的养老机构共9个,现有在院老人254 人,工作人员53人。其中供养对象是特困供养人员(五保户)、由财政拨款的政府兜底保障机构7个;姚安县养老服务中心为公建公营、姚安乐养中心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收住对象为社会老人,按老人身体状况、服务内容自付费用。全县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28个,均分布在各村(社区)。由于机构规模小,设施设备简陋、缺乏资金和服务人员,因此,这些机构只能开展日托,作为当地老年人简单的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2、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随着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庞大,家庭养老职能的退化,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各种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单纯的机构养老已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需求。一是村(社区)养老功能滞后。全县虽已建成2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但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人员和运作经费缺乏,均不具备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养老服务队伍人员缺乏。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务工人员较少,并且有参与养老服务意愿的人不多,加之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养老服务技能,村(社区)很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有为数不多的志愿者队伍,但志愿者没有专业的职业资格,只能为老人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三是养老观念尚未转变。老年人及其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尚未改变,绝大部分老年人习惯于独居或空巢生活,子女也不愿意让老人进入社会化养老。并且社会上对“孝”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社会养老助老是子女不孝、不尽责的表现。四是家庭养老主体缺失,养老功能弱化。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留守老年人不但缺少生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慰藉,还要为其子女照顾下一代的生活、读书、处理家务等操劳操心,身心极其疲惫;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加,传统价值观念受冲击,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心,造成了家庭代际伦理上的缺失,忽视了对老人精神上的关怀,家庭照料丧失了核心主体。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抓紧在建养老机构的扫尾及入住工作。姚安县养老服务中心已完工,正在进行设施设备安装,此项目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由姚安县中医医院运营,下半年即可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解决部分老年人医养需求。光禄镇、太平镇和左门乡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扫尾装修和设施设备配置,年内可开展区域性养老服务。
二是抓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工作。
根据省州民政部门的安排,2024年在我县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工作: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引导专业化照料护理服务向家庭辐射延伸,重点解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难题。试点工作已于2024年3月在栋川镇、光禄镇、太平镇、官屯镇实施。试点工作建设内容为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住所的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等关键位置进行适老化改造,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营造无障碍空间);智能化改造(为老年人住所安装必要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电子信息服务设备,如防走失装置、紧急呼叫器、 烟雾/煤气泄漏/溢水报警器等智能化设备,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按需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和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康复、巡访关爱、健康管理、心理支持、委托代办等服务)。服务对象以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为重点,每年累计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少于 30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试点工作将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00 张,为困难老年人居家上门服务450人次。通过建设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计划2024年9月底完成试点工作。三是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稳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在试点工作完成后,我们将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居家养老模式,上门开展健康体检、医疗保健、餐饮配送、温情关怀、家政服务等业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坚持典型引路、突出重点、辐射带动的原则,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健全和完善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化运作、家庭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培育市场主体、优化供给结构、引导消费观念等方面加力突破,探索建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
感谢你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姚安作出的贡献,衷心感谢你对民政工作及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电话:(0878)5724930
此复
姚安县民政局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