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的《关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3年第一季度全县化肥用量1310.1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2.95吨,减幅0.98%。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集土样29份,完成203份土样分析化验,覆盖面积达14.5万亩。推广有机肥替代种植14.76万亩,其中商品有机肥替代0.8万吨2.4万亩,生物有机肥0.02万吨0.36万亩,农家肥11.5吨12万亩。大力推广绿色循环种植,完成秸秆还田4.5万亩、绿肥压青还田推广1.4万亩,创建化肥减量示范区1000亩。农药预计与同期减少1417.82千克,主要是加强病虫害预警预报,充分依靠5个自动监测点,发布预警预报4期。推广物理防治16960亩,太阳能杀虫灯272盏,粘虫板28.8万片,推广生物农药防治6000亩,实施统防统治无人机飞防3400亩。加大化肥农药使用监测力度,开展化肥监督抽查2次,施肥监测户53户,农药监测55户。培训科学施肥5期500余人,用药6期300人,现场农药使用咨询150余次,发放宣传单500份,指导规模种植户建立施肥台账18户,完成施肥典型户调查34户,农药典型调查55户。
二是以“绿色种养循环”理念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生态环境污染,2022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严管49户规模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到干湿分离,氧化塘尾水集中收集用于还田、还林利用。同时督促散养户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做到粪污尾水达标并回收利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抽样调查监测65户,养殖污染防治和养殖技术培训2期100人。实现了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全配套,粪污产生量53341.62吨、利用量52504.75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8%;全县散养户65897家,粪污产生量1373922.62吨、利用量1233441.1吨,资源化利用率达89.77%。
三是以“综合利用”理念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印发了《中共姚安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姚安县2023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投资400万元实施了姚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支持青(黄)贮池建设和饲料打包机、草席编织机,不断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另外,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244.4万元等项目资金,鼓励支持农村购置农用旋耕机,促推秸秆还田深耕。全年秸秆机械直接还田面积预计可达9.3万亩以上,机械收集离田秸秆6.6万吨以上,其中:青贮秸秆机械收集离田加工预计2.9万吨、黄贮(原料化)离田秸秆3.7万吨。在适中乡实施秸秆还田示范田块308亩,在光禄镇吴海村委会姚安县禾润草制品厂建设秸秆原料化展示基地,在官屯镇官屯社区塔山村、栋川镇佳兴牧业建设秸秆饲料化展示基地,不断引领秸秆综合利用,降低农业废弃物环境污染。
四是以“清洁行动”助力村庄垃圾、污水综合治理。全县累计县一污厂、二污厂提质达标改造,完成污水主管37.4公里,村庄污水管网105.5公里,雨水管12.2公里,清理淤泥9.88万立方米,完成7个乡镇集集镇污水处理厂和5个村级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加快推进智慧环卫一体化,增设分类垃圾亭65座,7吨垃圾车2辆、4吨垃圾车6辆,铲车4辆,村级小型勾背式垃圾车40辆等设备设施。
二、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缺口大,虽然我县列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但上级补助资金量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入不足,特别是散养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投入不足。
二是群众对农业生态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农作物秸秆还存在随意丢废或导致影响水体或理收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
二是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和向上争取工作,今年重点实施好22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投资400万元的秸秆综合利用、投资150万元的高强度地膜推广应用项目、投资1086万元的厕所革命。
感谢您对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并请你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