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建议提案办理   > >  政协委员提案
关于对政协姚安县十届二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姚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访问量:1952 | 发布时间: 2023/6/30 11:02:04

左门乡委员活动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县传统村落申报和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县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注传统村落申报工作,切实把传统村落申报和保护利用工作作为我局一项重点工作,2014年以来,我县共向中央和省级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批次共计8个村,目前,仅国家层面出台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命机制,省、州未出台传统村落命名机制。我县申报的传统村落主要包括光禄镇西关村、塔脚村,栋川镇东街、弥兴镇小苴村委会老街子、官屯镇马游村、左门乡地萦村(大、小村)、苤拉村委会花椒园自然村。虽然通过积极争取但成效不佳,原因复杂,仅有光禄镇西关村列入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其它申报的传统村落均未能列国家命名。

二、传统村落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传统村落保护管理资金缺乏。目前,在1个县未能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5个以上的,均无相应项目资金保障,国家、省、州在传统民居修复、特色风貌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无保护管理方面的资金支持,县级在保稳定、保运转的前提下,财政无专门预算支持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

(二)保护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因县级层面上传统村落主要责任单位是县住建局,由于农宅基地的审批管理权在县自然资源局和县农业农村局,而村庄规划管理职能又在自然资源局,村庄和农户建房存在多家部门职能交叉的情况,但实际管理工作中配合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实际存在,对农户建房管控、特别是风貌管控不力。同时,因目前没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因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无法单独对传统村落村民建房等改变传统村落的行为进行有效管控。

(三)传统村落消防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全面解决。传统村落的消防安全是重大问题,特别是申报成为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后,传统村落各项消防管控的指标条件一般很难达到,消防责任和消防后果十分重大,尤其是我们一些山区的自然村,无专门稳定的消防水源以及消防专管作为保障,给传统村落申报中造成障碍。

(四)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效果不佳。由于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形成产业优势,从而不能带动传统村落的充分开发利用,群众在保护传统村落过程中未受益,因此群众对于坚持保护传承传统村落的积极性不高。

(五)传统村落的部分危房处置的难题。因传统村落形成时间较长,并随着现代居住条件的改善,大部分群众已从传统村落内搬迁出来,村内部分老旧房屋已无人居住,并且由于年代久远形成了一些危房,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村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行保护,但由于项目资金缺口,无法对这部分老旧房屋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这些房屋建筑又属于危房,且由于村落聚集形态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等,导致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两难”的情况发生。

三、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下步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村庄规划中明确民居建设风貌控制图,确保民居设计符合传统民居风貌和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风貌,完善传统农户建房风貌控制,在民居建设中采取措施,加强民房建设管控,确保民居建设符合村庄规划提供的特色民居和传统民居风貌。

(二)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积极整合“美丽乡村”、农村危房改造、乡村振兴资金等投入,争取保护资金投入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历史环境要素修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传统村落成为让人能够看得到、吸引眼球的、有充分利用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三)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促进姚安县文化旅游产业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充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四)争取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作出应有的举措。

感谢你们对住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还希望今后对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协助姚安住建工作更好发展。



姚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