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的《进一步加快推进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姚安县推进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情况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是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发展数字农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生态化转型,带动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助力农民致富,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我们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在推进创建数字农业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完善机制,规划为龙头,促进数字农业工作创建有序推进。
为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进步。紧紧围绕习近平对云南提出“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要求,打好姚安现代产业“绿色食品、绿色能源、乡村旅游”三张牌,我们制定了《姚安县智慧农业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及新业态培育五大行动。到2030年“五大行动”将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智能化示范基地,助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一是生产智能化规模显著扩大。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显著提高。生产智能化应用示范覆盖所有区县,促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节本增效5%~10%以上。二是经营网络化程度加速发展。基本实现线上线下两个百分之百目标:线上网货农产品品类覆盖率100%、线下农产品电商村级服务点全县行政村覆盖率100%,农货、山货、土货变网货能力大幅提升,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年均递增10%以上。三是管理数据化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100﹪的行业管理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应用,全面实现优质品牌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溯源。四是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进村入户及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全覆盖。
(二)争取项目,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项目建设
争取上级500万元支持,其中:投资300万元在姚安县草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30亩绿色生产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完善示范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通过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新技术集成攻关、建立完善主要农产品种植标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把基地建设成为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广、示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示范区。投入资金15万元,在光禄镇旧城村玫瑰庄园开展1000亩绿色生产技术联合攻关,严格按照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要求,科学施用有机肥、绿色肥,实施食用玫瑰物理防治+生物农药防治技术,配套高效节水设施,建设绿色隔离防控设施;投入资金20万元,在弥兴镇自然之星、栋川镇佳祎公司和光禄镇金科利种植基地开展3000亩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联合攻关,严格按照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物理防控措施,绿色有机品牌创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投入资金15万元,在官屯镇尧丰软籽石榴种植农场和姚安佰强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开展1000亩绿色软籽石榴生产技术联合攻关,严格按照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通过配喷滴灌等套高效节水技术、技物配套措施辐射带动全县软籽石榴绿色生产20000亩;投资150万元,在栋川、光禄、弥兴、适中四个乡镇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病虫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采取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黄蓝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方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10000亩以上,全面推广普及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在草海工业园区、弥兴等地建设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示范基地,完善测报系统、小气候观测系统、病害虫调度指挥中心、农产品生产绿色防控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数字农业的收集整理,加上测土配方等技术的运用,让数字农业成为引领姚安农业发展的引擎。
(三)典型带动,数字农业助推四大产业发展
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姚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菜、果、花、牛”四大重点产业,审时度势,通过在云秀、胜源、滇源、智卉等13家花卉企业,自然之星、佳祎、金科力等蔬菜企业,佰强、金果果等石榴种植业,佳鑫牧业、隆峰牧业等畜禽养殖业中大力渗透数字农业的运用,如云秀花卉企业,建设了高标准的现代化智能控温温室,全部采用基质栽培模式,配套建设数字农场、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鲜切花自动分拣系统等一批数字化转型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基本建成天空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和农业农村云平台,将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使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日前,我们正在组织云秀、滇耘、胜源等6家花卉企业申报云南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带动,促进了姚安四大产业数字化的运用,尤其13家花卉产业基本实现了农业工产化生产,从而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向数字化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
(四)抢抓机遇,加快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设步伐
为切实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2020年以来,共争取中央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534万元,撬动民间资本4000多万元,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两年共建76个冷链包装分拣设施,冷库面积增加32600立方,分拣包装车间增加6000平方米。
二、加快推进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下步打算
(一)发展数字农业,推动乡村农业稳产增产、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实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应用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改进农业的生产流程,使农业生产前期、中期、后期形成数字闭环,从而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稳产增产。
(二)发展数字农业,提升乡村生态宜居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化转型。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模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农业装备融合,推动智慧农牧场建设,推广精准农业、精细农业,推动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机制。
(三)发展数字农业,带动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网络文化和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发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达到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系统构建覆盖农业资源、乡村产业、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农机装备、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数据库,实现农业农村业务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四)发展数字农业,助力农民致富,推进共同富裕。长期以来,由于乡村的农副产品缺少合适的销售渠道,无法在市场推广,销路不畅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农副产品销售。伴随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在乡村的进一步运用,对相关农业数据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在保证消费端涉农数据满足需求的同时,能够扩大对生产端涉农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打通各部门的数据传输共享渠道,解决银行对农户评估征信难、农户融资难的问题,解决金融不下乡、难下乡的难题,切实助力农民致富。
非常感谢你对姚安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