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提出的《关于以昆楚大复线等高速路建设契机,高质量推进姚安产业发展及项目谋划布局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我局对你们提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提案非常好,提案中提出“以昆楚大复线等高速路建设契机,高质量推进姚安产业发展及项目谋划布局”的建议,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我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工作有较大启发和帮助。围绕推进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省州产业布局,完善了全县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国家乡村振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和楚雄州推进“一极一枢纽三高地三区”“1133”行动和姚安县打造“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的发展思路。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制了《姚安县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姚安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姚安县“观光休闲农业”之乡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及发展步骤。针对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菜、果、花、牛”4大产业,分别编制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县产业发展。
二、依托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姚安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的总体布局和“一坝两流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按照“巩固四大传统产业、打造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四大后续产业”的目标定位,科学规划布局全县特色重点产业。
(一)立足现有基础,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1.粮食产业。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以加大耕地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为基础,重点抓好栋川、光禄、弥兴、官屯、大河口、适中六个重点乡镇,辐射前场、左门和太平。突出抓好以水稻、玉米、麦类、蚕豆等主要作物,积极发展特色杂粮,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实施科技创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全年大小春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以上。
2.蚕桑产业。改变蚕桑产业发展“小、散、弱”的现状,将蚕桑基地划分为两个发展区域,即:核心基地村和重点基地村。围绕新庄、吴海、后营、光禄、长寿、大村、官庄等七个核心基地村,龙岗、竹园、地角、仁和、蛉丰、白石地、连厂、巴拉鲊、弥兴、上屯、小邑、朱街等十二个重点基地村。扩大新植桑园面积,提高高产优质桑园面积,加大“小、散、弱”桑园流转力度,发展规模化栽桑、专业化养蚕大户,创新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专业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推广新蚕室、新蚕具,多批次养蚕新技术,延长小蚕共育蚕龄,缩短散养户蚕龄等措施,提高养蚕质量效益。到2025年,稳定桑园4万亩,其中高产优质桑园面积2万亩,年度鲜茧产量达到2600吨以上,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
3.核桃产业。在全县四大水系沿线的坡地、农地、箐边、沟边作为核桃发展重点区域进行连片种植,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对一般发展区有水源保障的地段作分散种植。到2025年,核桃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核桃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二)立足优势资源,打造四大主导产业
1.绿色蔬菜产业。依托传统优势和现有蔬菜产业发展基础,以中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按照“规模化种植、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引进,突出“新、奇、特”,发展种植上百种蔬菜,合理规划品种布局,加强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单元建设,强化科技支撑,配套建设采摘体验、餐饮娱乐、科普教育等基础设施,完善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等旅游要素,着力打造群众看得开心、玩得舒心、吃得放心的现代休闲农业庄园。依托投资2.2亿元的姚安县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科技物流园区建设,把姚安县建设成为辐射全国及东南亚、南亚的蔬菜及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心。到2025年,以姚安坝子为中心带动弥兴、官屯坝子发展蔬菜种植10万亩以上,实现产量4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2.时鲜花卉产业。依托姚安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花卉产业培植与光禄古镇旅游开发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在姚安坝子西北片区栋川至光禄沿线规划建设1万亩花卉种植基地,以玫瑰、薰衣草等花卉为主要景观特色,汇集月季、牡丹、菊类、宿根花卉、水生花卉等上百种花卉,形成多个专项主题板块,充分考虑季节因素,丰富种植品种、优化品种分区,以花卉品种展示为基础,科技示范为支撑,以花文化挖掘策划为纽带,细化观赏休闲、采摘体验、影视创作、科普教育、餐饮住宿等功能分区,配套建设苗圃基地、摄影基地、景观客栈、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要素,着力打造集休闲游憩、生产科研、科普教育、艺术创造、鲜花美食品鉴于一体的多彩美丽百花庄园。到2025年,发展花卉种植1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3.特色水果产业。围绕“一中心、四基地”总体规划,以光禄百果园为中心,建成3000亩以红心猕猴桃、蓝莓等名优水果为主的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在姚安坝子东北片区栋川镇规划建设2.5万亩软籽石榴庄园基地;在前场、太平、左门、官屯等乡镇建设2000亩冬桃、红梨、杨梅基地。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品种布局、细化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产品加工等功能分区,规划建设户外拓展、科普教育、景观客栈、儿童游乐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采摘体验、美食品尝、星级住宿、休闲娱乐、会议接待等一站式服务,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四季百果种植采摘、珍禽养殖、花卉园林、农家特色小吃、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精品庄园,使其成为姚安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又一新亮点。到2025年,发展特色水果3万亩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4.生态肉牛产业。围绕“打造全省肉牛生产基地县”的目标,姚安县以品种改良、科技培训、项目扶持为抓手,发展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全省肉牛生产基地县建设进程,为“富民强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姚安县在光禄、栋川、弥兴等乡镇择优选址,规划建设集肉牛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养殖基地。以云岭牛等肉牛品种规模养殖为主,以奶牛、国内外其余品种养殖观光为辅,不断丰富养殖品种,争取建成为集世界各地近百种牛类品种展示的大观园,着力打造一个集观光展示、规模养殖、生产加工、特色牛肉美食品鉴为一体的精品庄园。通过规模养殖基地的宣传引领和示范带动,逐步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肉牛产业化发展格局,到2025年,实现牛存栏20万头以上、出栏肉牛8万头以上,实现肉牛产值10亿元以上。
(三)开发潜力资源,发展四大后续产业
1.中药材产业。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太平镇、前场镇官屯镇、左门乡等乡镇规划建设集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科技研发与推广、优良品种培育、农户种植技能培训于一体的万亩中药材基地,丰富优化种植品种,着力打造种类繁多、管理有序、功能完善的百种中药材种植庄园。突出发掘本地“地道”药材,加强与制药企业和收购销售公司对接,寻找市场、签订订单,选择有一定实力的公司和龙头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种植、管理、培训、销售,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示范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格局。到2025年,力争发展中药材种植2.5万亩,实现产值0.7亿元。
2.有机山药产业。抓住打造云南“绿色食品牌”战略机遇,充分依托山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洁净和立体气候明显等资源条件,在前场镇、官屯镇、左门乡等乡镇建设万亩有机山药基地,通过制定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施沃土工程,积造农家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肥和生物防治病虫草害等农艺措施,建立环境、质量标准检测控制体系,创建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魔芋有机食品,为我县创建云南省有机农业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实现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发展山药种植1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
3.特色魔芋产业。抓住打造云南“绿色食品牌”战略机遇,充分依托山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洁净和立体气候明显等资源条件,在太平镇、前场镇、大河口乡、适中乡等乡镇建设万亩有机魔芋基地,通过制定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施沃土工程,积造农家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肥和生物防治病虫草害等农艺措施,建立环境、质量标准检测控制体系,创建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山药有机食品,为我县创建云南省有机农业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实现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发展魔芋种植1万亩,实现产值0.8亿元。
4.食用菌产业。依托姚安农哈哈菌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完整的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在栋川镇、光禄镇、官屯镇、弥兴镇等乡镇建设万亩人工食用菌基地,充分发挥森林覆盖率高、林下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挖掘利用充足的生物废料、农林空闲地,大力发展野生菌和人工栽培食用菌产业。以研究开发和引进保鲜、营养液提取、速冻、脱水、盐渍等食用菌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为方向,着力开发食用菌即食食品和保健食品等品牌产品,满足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消费档次和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提升我县食用菌行业发展水平。重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山区野生菌主产林区,建立15万亩生态、绿色、可持续的野生菌保育基地。到2025年,力争建立人工食用菌生产基地7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2亿元。
三、整合资源,重点打造示范项目
(一)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项目。在姚安坝子、弥兴坝子、官屯坝子规划10个左右区域,每个区域规划1000亩左右的面积,打造1万亩左右的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光禄旅游小镇为核心在姚安坝子西北片区的旧城竹园片区,依托盛瑞公司建设3000亩食用玫瑰示范基地,依托禾韵公司在地角、龙岗建设2000亩鲜切花大棚生产基地。以姚安坝子东片区为核心在栋川镇建设2.5万亩软仔石榴示范基地。以云南捷盟公司为依托在官屯、弥兴、太平、前场畜禽养殖适宜区建设10个每个500头存栏规模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二)配套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产业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集生产、收储、初级加工、田头市场为一体的产业设施。在蔬菜基地区,以每亩1000元标准,整合资金投入1000万元,按照有喷滴灌管网、有防洪排涝沟渠、有生产运输道路、有秸秆回收发酵池、有生产用电端口的“五有基地”要求,建设10000亩高标准基地设施,投入400万元打造20亩现代化蔬菜育苗工厂。在花卉基地区,以每亩2000元标准,整合资金投入1000万元,按照“五有基地”要求,建设5000亩高标准基地设施。在肉牛基地区整合投入1亿元资金,建设10个每个存栏规模500头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小区)。在草海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功能完善的蔬菜、鲜切花、时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交易物流市场,在9个乡镇配套建设20个以上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
(三)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巩固提升现有23个龙头企业、34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1个农民专业协会、11个家庭农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力度,支持鼓励经营主体达规升级,确保每年实现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以上、州级4户以上,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0个以上、家庭农场10个以上、农业庄园2个以上、种养专业大户100户以上。
(四)加快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切实加大蜻蛉河生态农业创意园、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力度,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落户力度,建立完善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互联网+”电商网络,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争取到2020年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发展主导产业2~3个,面积10万亩,产业园年产值超过20亿元,单位面积产值、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每年引进落户园区龙头企业3-5家。发展一批特色农业庄园,建设一批集品尝鉴赏、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精品庄园,打造5-10个云南省著名的农业观光休闲园区。
(五)全力推进省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创建“云南省有机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打造“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以申报认证“有机农产品品牌”为突破。按照“一年有起步、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思路,2018年,完成有机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分类制定种养业生产技术规程,理顺有机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形成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以“公司+基地”的形式建成10个左右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争取获得10个以上有机产品认证;到2022年,认证有机农产品等“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50个以上,认证有机产品20个以上,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经营主体、品牌认证100%接入省级和国家级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实现有机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5%以上,基本实现省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目标。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并请你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