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场镇委员活动组各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提案》,交由姚安县农业农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功能。一是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678.73公里,县域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为77.78%,较大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96.89%。二是加快农村新基建。全县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达100%,光纤网络入户率达97.5%,5G移动网络覆盖率达98%。乡村配电网络优化,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6%。快递网点和电商配送加速配置,9个乡镇共建设电子商务站点40个,镇级建站覆盖率100%。三是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投入资金1140万元完成农村公厕改造建设114座,常住人口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投入资金3006.93万元,完成农村户厕23287座建设,现有无害化卫生户厕40304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0.3%(超全省全州平均覆盖率)。新增垃圾车10辆、分类垃圾亭(池)70套、垃圾桶1150个,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投入1.3亿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及9个乡镇集镇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93.5%,自然村达84.9%,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
(二)培育主导产业,激活内生动能。坚持产村融合,以产业促共富。一是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二是巩固“一县一业”花卉产业优势,打造“中国花卉之乡”,建设15万亩现代精品花卉产业园,花卉种植面积达2.06万亩,“无土化”种植面积0.63万亩,姚安国际花卉农特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投入运营。三是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推进相关项目建设,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设高标准农田25.89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五是推动烤烟、蚕桑等产业发展,培育农业全产业链,争取相关项目,提高农业竞争力。六是推进光禄古镇相关建设,打造玫瑰小镇,建设多家酒店和民宿,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七是引进培育文旅新业态,丰富游客体验。八是举办荷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升全域旅游知名度,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
(三)优化主体风貌,擦亮乡村底色。按照“十有十无”目标,推行“四先四干三化工作模式”,开展“五清五拆五建七改四美”专项工作。一是优化农村环境。聘用1205名村庄保洁员,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5000余人次,清理私搭乱建、垃圾等,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清除脏乱差1.2万余处,拆除乱搭建4300平方米,清理垃圾25190.57万吨,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二是优化乡村规划。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67个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村庄规划成果入库备案率达100%。三是抓好农房建设。以农房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农房设计,探索“民宿民居”新范式。四是打造乡村美景。投资1.7亿元实施绿美系列建设,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景,完成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村和整治村建设,创建多个国家、省级和州级文明村、美丽村庄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成效显著。
(四)用好专业队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好“党员队伍”“保洁员队伍”“志愿者队伍”“专业队伍”四支队伍作用,党员包户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形成党员带头自清、包户共清、联户全清清理整治模式。由1205名村庄保洁员组成的“保洁员队伍”,定位精准,在垃圾清运、卫生死角清理等方面反应迅速,为整治工作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志愿者队伍”在清理整治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动员与协调能力。“专业队伍”作为集中清理整治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清理村庄中攻坚克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清理成效能够长效保持。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水平,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二是重点抓好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绿美乡村建设、河道沟塘清理和农村道路畅通。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业,加快新能源产业开发和绿色储能产业链建设;激发文旅活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四是推进农村建房规范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供水保障等八项工作,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五是强化统筹协调、责任落实、宣传发动、日常保洁、资金保障和督导检查,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