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建议提案办理   > >  政协委员提案
关于政协姚安县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04001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 访问量:239 | 发布时间: 2025/8/8 8:55:16

农业科技科协社科生态环境活动组各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助力姚安县乡村产业发展的提案》,交由姚安县农业农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姚安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根据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指导各乡镇优化花卉、蔬菜、水果、肉牛、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生产布局,全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稳步发展。到2025年6月,肉牛出栏1.13万头,存栏10.06万头,实现农业产值14639万元;生猪出栏7.76万头,存栏17.97万头,实现农业产值21990万元;全县种植花卉2.1万亩,鲜切花产量6.9亿枝,实现花卉农业产值52437.59万元;全县蔬菜种植面积9.9万亩,蔬菜产量18.7万吨,实现综合产值37200万元;全县特色水果种植3.6万亩,产量5000吨,实现综合产值4180.2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一、加强领导,规划先行。姚安县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姚安县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编制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姚安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姚安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交通、水务、电力、供销等部门在产业链上要素资源的相关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形成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抓产业的大好局面,高质量打造肉牛、花卉、蔬菜、水果和绿色食品加工五大产业基地。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基础。到2024年末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5.13万亩,2025年计划投资1008万元,建设0.43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论证,建设资金已到位,年底能完成预期目标。二是推进冷链设施建设。到2025年6月,全县已建成蔬菜水果冷链设施78座302185立方米。

  三、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借助“外脑”促进产业开发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高俊平专家工作站和张灏专家工作站。二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我局引进花卉、畜牧等专业的研究生4名,充实了我县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三是建立了姚安县花卉种苗研发中心。2023年投资708.11万元建成田坝心花卉育种研发中心20亩,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进行玫瑰花种苗研发培育、人才培养。目前完成杂交母本15000株、杂交组合700个,3个玫瑰花品种已进行品种申报。

  四、抓实主体培育,提升主体带动能力。抓好招商选商,引进有实力、会管理、懂技术的经营主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做好生产经营主体的服务工作,在基地建设上充分征求经营主体意见,确保基地设施能满足经营者要求,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截至2024年末,全县共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2户,家庭农场108户。

  五、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姚安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姚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姚政规〔2022〕2号)、《姚安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姚政规〔2022〕3号)、《姚安县设施农业所有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姚政规〔2023〕2号)三个政府规范性文件。其次,农业农村局制定下发了《姚安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指导意见》(姚农通〔2022〕17号)、《姚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实施办法》《姚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工作流程图》(姚农通〔2023〕2号)、《姚安县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相关台账》(姚农通〔2023〕28号)等文件规范农村“三资”监管。2025年在全省率先进行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试点工作,更进一步摸清全县村集体家底,明确了农村集体“三资”权属,为发展乡村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并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