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伦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给予解决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配套资金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作为姚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部门,我局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组织姚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村庄规划编制、“厕所革命”等主责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你们提出的“自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县人民政府为各村配套了部分垃圾车、垃圾箱、部分村组还有公益保洁员,同时,村级制定村规民约,了卫生保洁费,但搞好农村卫生,还有较大差距,建议县人民政府还要给予配套资金或物资,有的垃圾车没有专职驾驶员、没有养车辆费,垃圾箱不足,没有处理设备”的问题,我县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一)逐步配套完善城乡环卫设施。一是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配套完善了栋川镇清河8个村居委会、光禄镇草海新村2个村居委会、前场镇新街村委会、弥兴镇弥兴村委会、太平镇太平村委会、官屯镇山坡、官屯2个村委会等16个村、居委会的垃圾车辆和垃圾箱配套,上述村、居委会基本实现“户收集、村转运、乡镇(县)处置”的模式,生活垃圾得到基本的收集和转运处置,初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二是争取“一水两污”项目资金投入,逐步解决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问题。目前,已建设完成弥兴、官屯、太平3个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站,建成前场镇生活垃圾裂解炉1座,配套相应的垃圾转运车辆、垃圾中转房和可移动式垃圾箱,解决了部分乡镇的生活垃圾治理的困难;三是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实施了19个贫困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2018年配套了光禄镇3个、前场镇4个、大河口乡5个、适中乡2个、左门乡1个共19个贫困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给19个村配套了19辆垃圾转运车辆,垃圾箱353个,垃圾焚烧房65个。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资金约5000万元。全县目前已配置到位垃圾清运车辆35辆(不含姚安县城),配套移动式垃圾收集箱约600只,全县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的覆盖率逐年提高。
(二)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二期项目实施,扩大项目覆盖范围,争取将更多乡镇和村纳入项目体系。进一步扩大项目覆盖区域,今年首先计划将垃圾治理范围扩大到栋川镇、光禄镇的所有村、居委会,太平镇的白石地、太平两个村委会,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目前已启动了姚安县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二期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约1458万元,按照2—3元/人˙月的标准向群众收取垃圾清运费,不足部分县财政以缺口性补助的方式投入,县财政每年预计需要投入资金600.52万元,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实现项目区垃圾收集和规范化处理。
(三)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对于山区乡镇,目前因收费机制未建立健全,并且如果将垃圾收集至县城处置,会因成本过高;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县级财政无法承受,村民费用收取不到。因此,采用各乡镇分散建设垃圾热解站的方式,争取和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配套设施,实现垃圾不出村、不出乡镇,就地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方式进行。如弥兴镇、前场镇目前已建成热解站2座,有效地处理镇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对于较为边远的村、组,采取建设垃圾焚烧房、配套小型焚烧炉等方式,就近就便分散处置日常生活垃圾,取得很好效果,如太平镇各苴村委会、官屯镇马游村委会、左门乡苤拉村委会等。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资金缺乏。由于我县发展基础薄弱,城乡环卫设施严重缺乏,近年来,虽然中央、省、州各级、各部门对农村人居环境投入持续增加,我县也借脱贫攻坚等机会,争取一些项目资金投入配套,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城乡环卫设施配套资金缺乏,短时期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二)县财政困难、无法解决缺口性补助。由于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在向群众收取垃圾清运费的基础上,政府每年还要拿出大额资金作为政府缺口性补助,否则项目根本无法持续运行下去,目前,仅县城纳入城乡环卫一期项目,要确保每年项目持续正常运转,县、乡镇每年还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性投入,资金投入有限,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对已配置的垃圾清运车的安全管理和后续保障工作管理不到位,成效不够明显,将适中乡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时机还未成熟。
三、对策措施
在下步工作中,我县将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对已配置的垃圾清运车进行有效管理工作:一是积极争取整合各级项目资金。积极帮助适中乡镇争取整合项目资金,继续完善配套垃圾箱不足的问题、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缺载的问题,确保整个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自体完备。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指导各乡镇依据文件精神自行探索垃圾收费模式,认真制定符合本乡镇、本村垃圾收费制度,明确收费标准,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采取“上级给一点、村级筹一点,鼓励群众投入一点”的模式,在多方筹集项目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长效运转机制。三是加快姚安县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推进。在乡镇、村、建立生活垃圾收费机制的基础上,扩大项目覆盖区域,尽可能做到应收尽收,扩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逐步减少生活垃圾对城乡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城乡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群众参与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养成垃圾进箱的良好卫生习惯。
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关注,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