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官屯镇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作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紧密结合,通过念好“养牛经”,做强“牛经济”,探索肉牛产业发展“新出路”,不断为乡村振兴“蓄”势聚力。
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牵好党建引领“牛鼻子”。及时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制定并印发《官屯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服务产业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养殖群众家中,2024年上半年累计下村组宣传引导群众发展肉牛养殖10余次,让村民对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目标、规划、方法等有全新认识,增强农户发展肉牛产业的信心。截至2024年6月底,全镇肉牛养殖户或养殖场达686户,其中存栏肉牛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18户,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户,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户,全镇肉牛存栏达14359头,出栏859头,较去年同期增长5%。
二是用活政策、多管齐下,用好金融保险“牛杠子”。在全镇上下大力宣传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肉牛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及姚安县扶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肉牛保险、“金牛贷”等相关政策,动员有意向的农户发展肉牛养殖。2024年上半年,全镇成立“牛宝贝”平台2家,完成8个村(社区)肉牛参保1300余头,其中1万元以下脱贫户(含监测对象)新发展肉牛养殖2户6头并全部购买保险,如期完成了各项任务。
三是立足优势、外引内联,拓宽养殖主体“牛路子”。立足山区和坝区两种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抓实“草畜配套、规模养殖、科技支撑、扶持龙头、品牌创建、社会服务”六大措施,强化政策供给,着力加大对肉牛养殖主体的培育和引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示范引领,以村组为单位培育肉牛养殖示范户,通过每个小组至少培育1户养牛大户的方式带动群众发展肉牛产业。2024年上半年,全镇新增肉牛养殖18户68头。以连厂村委会陈家村陈玺为代表的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肉牛养殖,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壮大肉牛养殖增收致富,牵动肉牛产业发展相关事迹被省、州、县各级媒体广泛报道,为全镇肉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四是精细养殖、综合发展,过好多点开花“牛日子”。邀请专业农技人员从疾病防控、饲料搭配、圈舍清理等多处着眼传道授业解惑,下好肉牛养殖技术传授绣花功夫,切实增强农户养殖技术精细意识与能力,为逐步实现“良种、良法、良舍、良料、良医”五配套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上半年举行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会8场次,覆盖养殖农民1080余人。强化对肉牛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科技支撑力度,积极做好良种繁育、能繁母牛保护、标准化规模养殖等工作,加快肉牛良种扩群增量,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建设牛冻精品种改良点6个。2024年上半年新推广动员巨菌草种植200余亩,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玉米青贮种植180余户2000多亩5000吨,新建青贮池8户1500多立方米,完成新建(改、扩建)牛舍13户1300平方米,完成化粪池建设13户480立方米,为全镇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